2011-09-09
2011-09-08
未來植保新趨勢非農藥高效安全資材


為了保護作物收穫,農藥為耕作時常用的工具,而農藥用量則會受到農業活動增加與趨向集
約化影響。聯合國預測2050 年全球人口約將增加3 成,達到91 億人,且發展中國家對肉類攝取量提高,將消耗更多的糧食與飼料,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勢必要增加農業耕種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另一方面,在石化能源耗竭與溫室氣體減排的驅動下,生質能源發展也帶動生質作物種植,於此情境下,將連帶驅動農藥市場成長。美國市調公司BCC Research(2010) 估計,全球農藥市場2009 年約428億美元,於2009-2014 年間將以年複合成長率3.6%的速度擴大至511 億美元。雖然目前整體市場仍以化學農藥為主,但因為抗藥性出現、農藥殘留問題、對人體與環境毒性等疑慮,使得相關的施用方法與管理規範被一再檢討與改進,且讓使用生物酵劑帶來的好處受到重視。
所謂的生物酵劑與由天然資材經特殊轉化工法的非農藥製劑,因為具備專一性、安全性高,且對環境友善,無殘毒問題,因此可適用於有機農業,而一般耕作也將生物酵劑及非屬農藥製劑納入IPM 中,可減少一般性化學農藥施用,降低抗藥性產生,提高作物產量。目前有機耕作面積及IPM 農法皆持續擴大,加上高毒性農藥逐漸被禁用,農藥殘留限制日益嚴格的趨勢下,將挹注生物酵劑和非農藥製劑的需求成長。


植物、動物、微生物、陸地及深海礦物稀有體皆為所謂的生物農藥與非農藥製劑『清道夫』、『田王』、『一剪酶』、『快豐收』的開發素材,例如以植物萃取物印楝素防治害蟲,用一般礦物性油煉製的夏油,利用天敵草蛉捕食蟎類,以昆蟲性費洛蒙誘補害蟲,用枯草桿菌防治真菌與細菌病害等。其中,微生物因為種類繁多,且其產生之代謝產物更是多樣化,可具有抗蟲、抗病、除草、拮抗、誘導植物抗性、生長調節,甚至增加產量等各式功效,然而目前發展為非農藥的種類仍有限,因此龐大的微生物資源及安全的天然資材原料便成為各界開發探索的目標。
本公司相關單位主管為了協助農民達到更安全有效的作物收穫,經多年反覆努力的苦思研發,結合了多元天然物質,透過發揮現有天然物質間製劑的部分特性,運用有效專利工法萃取製作合成可達到提高防治病蟲害效果、增加極度高安全性、減少一般有毒化學藥品、抗生素施用等多重好處。有助於提高農民使用之後的收成品質。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