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報告 我多項農產品種外流中國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2011/05/21
近年兩岸頻繁交流,中國積極成立「台灣農民創業園」,台灣引以為傲的蘭花、金鑽鳳梨、金煌芒果等品種已嚴重外流,甚至烏龍茶品種與製造技術「全套」移植到中國,嚴重衝擊我國際市場。學者呼籲,政府應清查台灣還剩下多少關鍵技術、品種,並積極管理,守住品牌優勢,才能挽回劣勢。
「台灣農民創業園」是中國農業部、國台辦批准成立,二○○六年開始提供了土地、租稅、軟硬體建設及融資等優惠措施,吸引台灣的技術、人才、品種與資金前往中國各地成立。二○○八年五月全中國僅八處,前年底增為二十處、去年底為二十五處。其中福建的「漳平永福台灣農民創業園」,更宣稱要建設成為「中國阿里山」。福建省農業廳前天又宣布,正積極爭取新增三個國家級創業園。
農委會去年十一月到中國考察台灣農民創業園,今年二月完成出國報告,嚴肅指出:「台灣農民創業園區有步驟地引進台灣農業優良品種、人才、技術,促進本身傳統農業的升級與轉型。」
根據該份報告,福建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區內其他小、中、大苗及蘭園管理技術均源自台灣」,「栽培作物以金鑽鳳梨、黑珍珠及香水蓮霧、荔枝、筆柿、紅肉火龍果、鳳梨釋迦、紅龍楊桃、愛文、玉文、金煌芒果等作物為主,目前主力為火龍果」。
至於烏龍茶,「茶葉品種與製造技術已經全面(全套)外流;部分茶葉透過轉口越南、小三通以及貨櫃夾帶流入台灣」,甚至連「包裝資材也來自台灣」。
台灣蘭花方面,「當地積極接洽我學術研究單位,企圖引進台灣蘭花研究單位」。
前官員主導交流 種苗挾帶出口
報告強調:「台灣農民創業園氣候條件與台灣相似,發展項目重疊性高,與台灣競爭性較高。」不僅國際市場多了競爭對手,連中國市場都受到「台灣品種」價格競爭,如海南種植鳳梨原為「開英種」,後來台商引進香水、牛奶、蘋果、金鑽等台灣鳳梨品種後,就以台灣水果名義在中國販售。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指出,連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現任政府捐助亞蔬中心的理事長,都可以擔任「台灣農民創業園」的總顧問,政府也放任不管,種苗和技術外流的氾濫也可以想像,尤其種子放進口袋,種苗切一切塞進皮箱,很容易就攜帶出境。
郭華仁說,去年六月底兩岸簽署「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其中只保護新品種,對於已經超過四到六年的品種,不能申請保護,協議簽署至今一年,中國沒有受理任何一件台灣植物品種。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杜宇說,農委會應「盤點」有多少種苗與技術流到中國?還有多少關鍵技術與種苗?並加強管理。技術、種苗輸中最好增加刑責。
農糧署副署長許漢卿解釋,目前僅香蕉、番石榴、茶、毛豆、甘蔗、菇類、竹子等七種的種苗輸出必須要同意文件,其他都可自由輸出入。對於兩岸農業技術交流政策並無放寬,農委會將嚴格管制政關鍵核心農業技術及品種不得外流中國。
農委會前主委孫明賢 劈腿兼兩岸官方顧問

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現為政府捐助的亞洲世界蔬菜中心理事長,也是現任農委會顧問,農委會還在二樓為他設一間辦公室,本月初他卻獲中國聘任為十五個「台灣農民創業園」的名譽顧問;學者批評,孫明賢曾任農委會主委,卻跑到中國效力,涉及雙腳踏雙船、忠誠度有問題。
「台灣農民創業園」是由中國農業部設立,孫明賢六月剛獲名譽顧問聘書,他強調:「聘書是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發的,並不是中國農業部。」但他也坦承,該協會是中國農業部所設,會長由農業部退休副部長擔任,秘書長則是農業部對台辦副主任李永華。
又效力中國 稱私事免報備
孫明賢指出,雖然他也是農委會顧問,但沒參與任何會議,設置辦公室則是因為擔任亞蔬中心理事長,才向農委會申請。
孫說,擔任中國「台灣農民創業園」顧問是無給職,要幫助到中國發展的台灣農民與台商;顧問的工作內容還不清楚,下月才會與中國方面溝通。他也強調,接任顧問一職「是個人的事,不必向農委會報備」,但他還是把聘書影本送交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辦公室,知會一聲。
反保護農技 認應屬公共財
孫明賢強調,多數人對農業品種與技術觀念都太保守,應有改變,農業技術不能視為敏感科技,應以「公共財」看待。他還說:「中國地大物博,可視為台灣產地的延伸。」至於外界擔心的農產品回銷台灣與外國市場競爭,孫明賢認為,政府會管制八百三十項農產品,但國際市場本就應自由競爭。
不過,不願具名的前農委會官員批評,孫明賢接任中國顧問,就像「南韓卸任部長跑到北韓當顧問、以色列前官員到巴勒斯坦一樣」,即使兩岸關係再和緩,中國對台灣的善意也不夠。尤其這些農業技術都是拿台灣納稅人的錢研發所得,是台灣人的智慧,這樣輕鬆拱手送人,對台灣並不公平。
學者批不忠 重傷台灣農業
農業學者、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杜宇認為,台灣前官員受聘中國恐有個人道德、操守問題,更遑論亞蔬中心是政府捐助成立,且孫明賢當過主委,如今卻「雙腳踏雙船」,到底是為台灣還是中國?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說,孫明賢應瞭解「台灣農民創業園」會衝擊台灣農產外銷市場,「只要會傷害台灣農民、農業的事,就不應做。」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吳明敏強調,曾任政府高官的人更應有「台灣心」,台灣也有不少農業園區,國人一定歡迎孫回來當顧問,「先救自己,再救別人!」
農委會發言人、副主委胡興華則表示,農委會已調查瞭解,初步得知孫明賢是擔任中國一個協會的顧問,會再深入瞭解協會的性質。